从艺经历
四朗次来,1986年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拥有中国三大藏传佛教印经院之首德格县。从9岁起便跟随舅舅学习藏文基础和坛城绘画基础,15岁时,在艰苦的条件下跟随师傅系统的学习绘画知识和泥塑造像,后自行学习制作坛城,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今能够制作出各种少有的精品立体坛城。 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他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强大的好学心及领悟能力。2010年,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师傅的支持下,开设四朗工艺厂,承接多座大寺院的坛城和佛像制作任务,得到了当地大活佛和大堪布的夸奖及肯定,至今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四朗次来始终不忘初心,为藏族佛像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学徒,制造了将近5000尊佛像,致力于把藏传佛教文化发扬光大。 技艺简介
1.佛像制造技艺超群,巧夺天工,其佛像拥有鲜明的藏传佛教怒像特色。2.模版佛像泥料纯净无污染,由指定的泥料制作而成,保证了佛像坚固光滑和线条的准确性。3.成品佛像由金、银、紫铜、锡、黄铜等精制冶炼而成,保证了佛像的经久耐用和坚固耐磨性。4. 镶嵌在佛像上的珠宝皆由湖北、广州等地特地采购,珠宝丰富多彩,价值千金。5.佛像凹凸有致,形象逼真,给予观赏者以更亲切实在的感觉。6.佛像建造工艺与勉萨画派同根同源,做工精细,法相庄严,对比强烈。 总之,他的佛像制造技艺的特点有形象生动,法相庄严,坚固耐用等艺术特点。把制造佛像和坛城的工艺艺技,构图发挥的淋漓尽致,他所使用的原料取自大自然,有天然宝石矿物,也有细腻入微的指定泥料,更有非珍贵稀有的土壤。佛像的建造完全由手工完成,过程缓慢,复杂且神秘。这些原料建造出来的佛像巧夺天工,历经日月恒久永不塌损。 主要成果
2013年参加了四川色达佛学院的佛像和坛城,以及老佛像修复工程,同年制造了西藏山南地区昌珠卓玛拉康寺坛城;2014年制造了四川甘孜道孚县把关镇显密法源寺坛城;2015年制造了湖北随州清泰寺的《释迦摩尼佛》、 《弥勒佛》以及《莲花生大师》等佛像;2016年制造了中国民族民间工艺艺术家协会作品《释迦摩尼》佛像2018年制造了玉树称多县土登寺《文殊幻网》坛城;2018年制造了西藏大昭寺纯金《酥油灯》等;2017年4月,获得由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四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优秀奖;2018年11月,《酥油灯》、《法器鼓》、《空西母》三部作品分别获得由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颁发的“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金属工艺和首饰类金奖;2018年6月,《土登寺文殊幻网坛城》获得青海玉树土登寺颁发的优秀奖;建造了德格拉夏寺、八邦寺、更庆寺、玉树结古寺、色达寺、大昭寺、山南昌珠寺、日喀则萨迦寺、玉树土登寺、湖北随州清泰寺、德格银男寺等多座寺庙的佛像和坛城建造。此外,至今建造的佛像多达将近5000尊,其代表作,《莲花生大师像》、《酥油灯》、《释迦牟尼佛》、《绿度母》、《四臂观音》、《六臂玛哈嘎拉》、《道果师承四十尊》、《莲花生八像》、《土登寺文殊幻网坛城》、《幻化网寂静坛城》、《大会坛总集坛城》、《幻化网愤怒坛城》、《喜金刚坛城》等著名佛像和坛城。 在二十多年建造佛像的生涯中,培育出了一批优秀学徒,至今仍然免费培养出来自各地的学徒,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佛像建造工艺事业上。 从艺感悟
藏族唐卡勉萨派,亦为新勉塘派,在西藏古籍中和民间又称做“藏赤”,“藏”指西藏日喀则一带,“赤”即画派。勉萨画派相传产生于公元17世纪中叶,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及其周边地区。 在历史上,藏族唐卡勉萨派曾经流传到拉萨、山南、昌都等地,鼎盛时期曾有画业作坊一千余家。勉萨派的创始人是四世班禅大师的随身画师朱古曲英嘉措,他在勉塘派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了工笔画中的人 物、山水及亭台楼阁的造型、布局和技法,并添加了很多个性绘画元素。他的绘画、工艺、雕塑等方面的作品多藏于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夏鲁寺等著名的宫殿与寺院。 勉萨派唐卡构图严谨、色彩鲜艳、线条变化丰富、 勾金细致,尤其是人物性格的表现方面更加自然与细致入微。该画派造像法度精严,与传统的表现相比,尤其注重线条的运用,线条工整流畅,色调活泼鲜亮,变化丰富。表现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上师像、 佛、本尊像、菩萨像、护法神像、人物传记、历史、 医学、民俗等。它对研究西藏历史、文化、美术、宗教等具有极高的价值。 唐卡勉萨派艺术源于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时已经成熟并进入兴盛时期,通过著名的绘画大师嘎钦洛桑平措、达娃顿珠、阿顿等前辈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作,培养了罗布斯达等年轻的勉萨派传承人。 勉萨派佛像建造工艺就是建立在勉萨派唐卡艺术绘画之上,其传承方式和建造艺术是与勉萨派唐卡绘画艺术是分不开的,除了其成品的表现形式之外,理论基础等建造理念等都始终保持着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