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郭伟伟,1987年出生于山西吕梁。自幼酷爱美术的郭伟伟在无意间看到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学校招生的信息以后,13岁便自主决定投身于中国工艺美术的行业,开始了皮影的制作与传承之路。师从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人物——皮影雕刻大师陈艺文,一学三年。在回到孝义市后,郭伟伟又先后师从李世伟、梁全民大师重新学习孝义皮影。从简单的复制到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从独立完成到独立设计一件作品,郭伟伟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从2000年至今,一直穿梭在皮影制作与演出的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之上。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执着,所以创新。18年来,不断耕耘,也在不断收获。
(一)演出
在山西甚至国内各地表演皮影戏,尤其是太原,一直穿梭在皮影演出的第一线,将传播皮影文化的同时也将一片片欢声笑语带给人们。
2007年,设计皮影《送情郎》,突破传统皮影演出的模式,完美地将真人与皮影有机结合,实现同台演出,并伴有真人演唱的《走西口》,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09年4月7日,为太原市委接待的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夫妇以及随行人员表演皮影戏《登殿?起兵》;2011年4月1日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夫妇一行表演皮影戏《收五毒》;2011年5月9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山西调研期间,在山西博物院为其表演皮影戏《收五毒》。
(二)制作
2007年,在全国各地寻找超大牛皮,雕刻出一件高达2.8米的巨幅皮影——《吕布》,这一作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皮影作品,于2012年被中新社整版报道。
2007年为上海木偶艺术剧院复制了明代孝义皮影人物形象、坐骑形象、捎子形象,总计30余件。为恢复了传统孝义皮影的雕刻技法,一天24小时呆在孝义博物馆,对明代皮影进行研究、临摹、雕刻、涂色,一次一次失败又一次一次开始,循环往复,终于在三个月后恢复明代皮影的原貌。
2010年5月,意识到卡通类型皮影的欠缺,于是为上海市皮影木偶剧团制作了卡通版的演出皮影《大象》《狼》《小象》《蛇》《老虎》《豹子》等形象,传承中紧跟时代步伐。
多年来,多次独立完成大型舞台剧《义虎传奇》、大型古装戏《锯树留邻》、电影《电影鼻祖卢米埃尔兄弟》等作品中多种人物形象的设计与雕刻、涂色等工作,在此过程中还攻克了超大假山牛皮拼接等难题。
在这之后,又进入孝义碗碗腔剧团,学习碗碗腔中的唱腔,希望将孝义皮影的制作、表演和唱腔完美的融合,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热爱皮影,进而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2年为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制作制作皮影道具十余件,替换材质使用绝缘纸。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使道具更加平稳耐用。
(三)传统皮影从娃娃抓起
2014年11月加入吕梁市少儿书画摄影艺术协会,担任协会理事。
2017年11月,与北京盛唐思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之文课程组联合,编辑出版非遗校本教材《皮影》一书,目前这本书已在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投入使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走进校园。
成绩属于过去,孝义郭伟伟皮影工作室在郭伟伟的带领下,必将继续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孝义皮影发扬光大,一直延续下去。 主要成果
2005年09月参加河北省文化厅、唐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冀东油田杯”中国皮影雕刻艺术大赛和展览中,获得“神刀”二等奖;
2008年4月皮影作品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中国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展”》;
2015年11月01日皮影《富贵有余》在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得2015“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
2016年5月皮影作品《和谐盛世》获得2016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作品评比铜奖;
2017年08月28日皮影《八仙过海》在2017第三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17年08月28日 皮影《三英战吕布》在2017第三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获得优秀奖;
2018年3月18日皮影戏项目荣获大众影响力网举办的首届大众影响力曲艺“长青奖”;
2018年5月在“中国梦?劳动美--寻找孝义工匠”活动中,被孝义市总工会评为“孝义工匠”。 从艺感悟
一个好的皮影艺术大师,不应该只是雕刻皮影,更需要演绎皮影,让皮影戏真正地被广泛传播。
在制作方面继续细化透视效果的处理、线条的运用、繁与简的对比、雕刻手法、色彩系统这五个方面的独特造型方式。
让更多的人群认识、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皮影这一民族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