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网

蔡红光
大师 蔡红光

技艺
荣誉
蔡红光,女,竹编工艺师,1972年生于浙江东阳,16岁学习竹编技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多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004年起多次参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倦勤斋、乾隆花园等建筑竹编部分修缮,多次受邀赴美国、印度、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示竹编技艺。
简介

从艺经历


十六岁,是一个少女最天真烂漫的时候,无知与躁动充斥着她们的世界,外界的新鲜事物,纷纷扰扰无不吸引着她们蠢蠢欲动的内心。        是在十六岁这样一个躁动的年纪,稚嫩的蔡老师历经8年考验,拜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的门下,潜心修行,兢兢业业,精雕细琢终成璞玉,光华绽放。        “那时候我们东阳竹编是最兴旺的时候,那个时候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是有点多的。现在已经后继无人啦,东阳这个镇上已经没其他人在做了。”        老祖宗传下来几千年的技艺,就要这样消亡了么?一想到这些问题,蔡老师的内心就说不的苦。犹记年少时家家户户皆竹的日子,竹笼蒸的米饭香,大树底下的竹扇话家常,一头闷到竹席上的好梦长眠……        看着现世生活中充斥着塑料、铜铁、高科技……人们的生活品质却严重下降。蔡红光决心,要让竹编重回人们的生活。        跟着师傅静心学艺的这30年,蔡红光技艺进步了,眼界开阔了,同时,也见证了竹编行业的变化。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蔡红光并不觉得工作辛苦。时间不曾辜负蔡红光,各种奖项逐一而来,但她也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每天仍旧默默动着手,一点一点编织自己的岁月。直到2014年,蔡红光有了新创意,打破了从90年代以来,竹编工艺品远离生活,只能被当做收藏品的格局。        在乡间长大,经历竹编日用品辉煌时代的蔡红光认准了“竹编生活化”的目标,于2014年开设个人工作室后,致力于寻求将传统竹编融入现代生活中。于是蔡红光四处寻找资料,甚至去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请教文创设计师。        直到一天,因为要去煮午饭,蔡红光放下了手中的竹编花片。但当她从厨房回来时,看到那一尺见方的竹编花片,搭配沙发的黑色皮革,她的心里瞬间被什么击中,妙不可言。

主要成果


2005年至2011年,作为技术骨干,她先后数次被挑选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与了故宫内最豪华最精致的建筑——倦勤斋的修缮工作。期间,她克服了故宫内艰苦的修缮环境,积极应对专家制定的严苛的修缮工艺标准,与师父何福礼大师一起,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如翻簧、竹丝镶嵌等),受到故宫博物院专家及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2006年,赴金华参加“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示)活动,现场演示东阳竹编。 2007年,受国家有关部门邀请,赴澳门表演竹编技艺,展示了东阳竹编的精妙,扩大了东阳竹编的知名度。 2009年参与制作的挂瓶“九狮图”获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其中“九狮图”中的绣球部分,由直径为不到0.02毫米的竹丝编成,此项技术目前除何福礼和蔡红光之外,几乎无其他人掌握。  2011年4月在义乌文博会参加由浙江省文化厅举办浙江民间巧女比赛荣获金奖;2011年8月,受邀赴美国考察访问,参加了阿尔卡特郡文化市场一年一度的工艺美术节,现场展示东阳竹编技艺,受到阿尔卡特郡官方的好评。 2012年2月,参加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现场展示了东阳竹编技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 2014年入选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2014年5月应邀赴台参加“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第八届台湾·浙江文化节”现场展示东阳竹编技艺。 2014年11月应邀赴印度新德里参加“天工遗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现场展示东阳竹编技艺。 2016年4月作品《象足鼎》被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7年3月作品《繁·红》系列竹编皮革包被中国木雕博物馆收藏。2017年4月荣获金华十大女匠。 2019年6月份应邀参加北京世园会浙江日活到并现场展演竹编技艺。 2019年10月荣获浙江百名女红巧手。

———— 代表作 ————
———— 其他大师 ————
余从辉李金星张富平徐政通龙华孙东坡任磊周春根王朱荣钟良柒郭垚林聪聪仝永义陈俊华李洁明孙建忠张辉煌柯加乐胡兆来刘浪时华龙朱庆梅孟德利(泊君)蔡伟锋林灵斌薛朝勋许源潘明辉张磊饶彬陈文郭紫山李毅(玉雕师)汪春花王毅张放(根雕)段必树周红波林志强王玮李琼郭志臣魏龙梅叶静昇赵明友占勇吴卫东曾实袁思兵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