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网

陈济情
大师 陈济情

技艺
荣誉
陈济情,男,1985年生于福建连江,中国寿山石研究会会员, 2016年成立个人 玉雕工作室【玉识工房】。
简介

从艺经历


陈济情,男,1985年生于福建连江,中国寿山石研究会会员,  自幼受寿山石文化的熏陶,深受蓝久朋老师的影响和对山水创作的喜爱,  2012年加人了中国当代玉雕大师邱启敬老师玊•玉雕工作室,一路研习下来,逐渐形成对玉雕作品的独特见解,于2016年成立个人 玉雕工作室【玉识工房】。

主要成果


作品2017受邀参加独具匠心第二届青年雕刻艺 术作品展镜*净土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镜*摆渡获第 七届陆子冈杯银奖 自在系列获第五届玉华奖优秀作品奖

人物评价


或因缘和合而成,或本自性就有,人世间的缘妙不可言。应朋友电话之邀,为其作品做一个序。真感荣幸之至,但又怕力不从心。不能了解其作品于千分之一,但因友情至深,不敢推脱。也只能硬着心来,真感文浅笔重。      “玉不琢,不成器”,一块普通尘世中的“石头”。是如何经过工匠师巧夺天工的技艺,找到属于它的本性,去除它生命中多余的部分,只留个晶莹剔透的体。正如我们早应回归生活本来的心。          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眼光去欣赏这样的作品了?这样的作品给人的喜心悦目究竟是客观的,还是我们的主观。若非本没有主观和客观,只有观。我们细心观察之后发现,全部玉石作品的质地无不净智妙圆,体性空寂。观其作品各种姿态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再观神情又充满了写意与诗情。总给人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有些作品看似单一,然而单一中又包含着无限,无限韵味之中,又尽收眼底。         平日与陈老师一起喝茶,也可以从他的着装和举止言谈中感到一种禅韵。瘦瘦高高的形体中更有一 种魏晋之风。那种不急不慢的生活态度,更是超然脱俗。再观其作品可以说两者已合二为一,其技艺之精湛,不仅仅是后天的努力有此成就,若没有天赋异禀,恐难刻出如此深入人心的作品。他自已还常说起,作品名脱离作者的气质,就谈不上是好的作品。          再反观自己,在纷繁复杂的闹市里,在物质横流的信仰中。我们总是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人们找不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找不到梵高的向日葵和海子的麦子。向日葵里生活的热情,麦子里生命的活力。我们只有不知疲倦的身体,和一颗无处安放的心。也只能等到放浪形骸多年之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让一颗心被磨炼的如玉一样圆润。          我总是在想艺术家的灵感是否都是相通的,孙悟空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的通灵宝玉也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玉,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埋峰下的一块石头。玉石是非常具有灵性的东西,而它们别于动物的灵性,动物的灵性常常让人心生恐惧。而玉则不同,它总让人心生愉悦和安心。有人肯定质疑一块石头有什么灵性,记得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頻大师说过,一切无情众生皆可成佛。看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是多虑了。          “古之君子必配书,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礼记.玉藻》。”         孔子认为玉具有仁、智、义、乐、忠、信等美德,以象征君子之德。其实玉文化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了,经过了多少代玉雕大师的传承,更丰富了玉的内涵。其作品早已融入了这些玉雕大师的工匠精神。而陈济情老师的作品更体现禅宗修行气质,让生活浮躁的我们看了之后感到心神宁静。            也许在俗世人的眼中看到一个禅师的生活是无聊与单调,而在修行者的眼中人们又有几时活在当下,哪怕少许的宁静。而这组作品恰好做为一个桥梁,让我们找到人生的平衡点,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真谛。         当我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进入了深深的沉思。我想那老人家一个人在树下思考什么,是人生吗?还是当时的片刻?        作者在雕刻他的时候在想什么。是自己在想,还是替老人家在想。我总有一种似有若无的感觉,他们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境界。应该是一种无想而想,想而无想,非想非非想....   ——子傲

———— 代表作 ————
———— 其他大师 ————
焦展陈孟忠林志芳方敏文赵泰利陈辉杰(玉雕大师)张洁峥尤琪越(越馨)王朝明张文静(一文拙玉)曹娅宁林喜红赵志东张东波喻长彬熊超贺天奋辛克敌刘璨陈功宝张旭明余朝兴陈晔陈佳鑫李卫吴志明林灵斌俞腾翔吴燕董金良赖沛钿刘永纪郑维周棋稳游勤秋周恒陈志强杨子墨张利宝张琳穆亚丽张保坤朱清郭志园杨勇黄坚郑更民姜英黄良辉胡文军